王 全玉

根据储存在 Pure 的刊物以及来自 Scopus 的引用文献数量计算
20042023

每年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姓名:王全玉
所在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911887988;微信:8228714
E-mail:wangquanyu@bit.edu.cn
通信地址: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个人信息
王全玉,男,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199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人机交互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于2005年学校公派赴英国UWE大学学习。
先后主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操作系统、高级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微软创新杯、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并获奖;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先后主持或以主要完成人承担了国家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公关项目、北京市重大课题、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后勤部、中船总公司系统工程部等多项科研任务。
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EI检索16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
培养学生
- 培养学生70余名,就业单位包括:
- 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网易、金山等。
- 外企:IBM、Adobe、Nvidia等。
- 通信:华为、联想、中国移动等。
- 科研院所:电科院、航天二院等。
- 金融保险:中行、农行、北京银行、中国人民保险等。

研究领域和方向

科研方向
智能人机交互、移动增强现实、教育大数据

教育背景

个人信息
王全玉,男,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199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人机交互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于2005年学校公派赴英国UWE大学学习。
先后主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操作系统、高级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微软创新杯、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并获奖;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先后主持或以主要完成人承担了国家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公关项目、北京市重大课题、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后勤部、中船总公司系统工程部等多项科研任务。
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EI检索16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
培养学生
- 培养学生70余名,就业单位包括:
- 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网易、金山等。
- 外企:IBM、Adobe、Nvidia等。
- 通信:华为、联想、中国移动等。
- 科研院所:电科院、航天二院等。
- 金融保险:中行、农行、北京银行、中国人民保险等。

工作履历

个人信息
王全玉,男,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1991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进入北京理工大学任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人机交互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于2005年学校公派赴英国UWE大学学习。
先后主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操作系统、高级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微软创新杯、Altera亚洲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并获奖;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先后主持或以主要完成人承担了国家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公关项目、北京市重大课题、国防科工委、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后勤部、中船总公司系统工程部等多项科研任务。
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其中SCI检索6篇、EI检索16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
培养学生
- 培养学生70余名,就业单位包括:
- 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网易、金山等。
- 外企:IBM、Adobe、Nvidia等。
- 通信:华为、联想、中国移动等。
- 科研院所:电科院、航天二院等。
- 金融保险:中行、农行、北京银行、中国人民保险等。

研究成果


代表性学术成果
1. Quanyu Wang; Kaixiang Zhang; Manjotho Ali Asghar. Skeleton-Based ST-GCN for Human Action Recognition with Extended Skeleton Graph and Partitioning Strategy. IEEE Access. 2022. Vol.10,doi: 10.1109/ACCESS.2022.3164711
2. Quanyu WANG, Siyin LIU, Zhe WANG. A New Internet Architecture for Robot Remote Control. 2006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October 9-14, 2006, Beijing, China.
3. Quanyu WANG, Bin LU, Xin LIU,BITBot-A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Robots,IEEE-R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s Robots, Humanoids'08, Daejeon, Korea, December 1-3, 2008, pp469-474
4. WANG Quanyu, CAO Haifang, LIU Xin, An Internet Robot Tele-operating 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Robotics, Automation & MechatronicsIEEE CIS-RAM 2008, Chengdu, China
5. Wang Quanyu, Mi Qing, Shen Pengyang, Liu Xin, Position/Attitude Resolving Simulation of a Shooting Device in a Projection System,(ICCASM 2010)V15,pp244-247
6. 王全玉 米庆 刘昕,脆性物体破碎效果实时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12年01期, pp30-34.
7.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多束光确定位置姿态的系统和方法,专利号:ZL2008101163759
8.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的分布式绘制系统与方法,专利号:ZL2008101178148
所获奖励
-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一等奖

指纹图谱

深入其中 Quanyu Wang 为活跃的研究主题。这些主题标签来自此人的成果。它们共同形成唯一的指纹。

最近五年的合作关系和顶尖研究领域

最近的国家/地区级外部合作关系。点击圆点,以了解详细信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