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茜蒨

根据储存在 Pure 的刊物以及来自 Scopus 的引用文献数量计算
1996 …2024

每年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性别:女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
所在学科:光学工程
研究方向:激光光谱技术,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光电成像与检测,光子器件设计与仿真
电子邮件:qqwang@bit.edu.cn 办公电话:010-68918445
二、教育经历
1988.09-1992.07,北京理工大学,学士B.S;
1992.09-1995.02,北京理工大学,硕士M.S;
1997.09-2002.0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Ph.D。

王茜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1995年4月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3月获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Fraunhofer激光技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1月聘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电子与激光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光电成像与检测,光子器件设计与仿真等。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GF预研以及光电装 备研制等40余项。获国 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排名5)、国 防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1)、军 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排名2、4、6),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第3),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国 防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1本,国家及部级重点教材5本,其中3本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Optics Express等国际及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另有30余篇被EI检索。受邀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10余次。
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激光原理与技术》、研究生《光电传感基础》等课程,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3项。先后获得北京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以及两项教学成果二等奖(分别排名第1、3)。已指导毕业博士生4名,硕士生36名,在校博士生9名(包括外国学生2名),硕士生7名。指导的博士获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的硕士获校“优秀研究生标兵”称号、航天科工(CASIC)奖学金等。指导学生参加高水平竞赛,获第一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区赛)二等奖。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兼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委会委员、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委会委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OSA)会员、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会员等。长期担任多种重要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包括: Optics Express,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Atomic Spectroscopy,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等。

研究领域和方向


1. 激光光谱技术;
2.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3. 光电成像与检测;
4. 光子器件设计与仿真。

教育背景


1988.09-1992.07,北京理工大学,学士B.S;
1992.09-1995.02,北京理工大学,硕士M.S;
1997.09-2002.03,北京理工大学,博士Ph.D。

工作履历


2006.12-2007.12,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夫琅和费激光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5.04-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师。

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专业知识

2015 年,联合国成员国同意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以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并确保全人类的繁荣。此人的工作有助于实现下列可持续发展目标:

  • 可持续发展目标 3 - 良好健康与福祉
  • 可持续发展目标 12 - 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 可持续发展目标 16 - 和平、正义和强大机构

指纹图谱

深入其中 Qianqian Wang 为活跃的研究主题。这些主题标签来自此人的成果。它们共同形成唯一的指纹。
  • 1 相似简介

最近五年的合作关系和顶尖研究领域

最近的国家/地区级外部合作关系。点击圆点,以了解详细信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