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立泉

根据储存在 Pure 的刊物以及来自 Scopus 的引用文献数量计算
20052024

每年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所在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光电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计算成像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
电子邮件:kylind@bit.edu.cn 办公电话:010-68914739
二、教育经历
1996.09-2000.06,北京理工大学,学士B.S;
2002.09-2007.04,北京理工大学,博士Ph.D。

董立泉,男,1979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光电学院党委书记。长期在光电探测与成像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电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计算成像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光电仪器与检测技术等。
主持20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ZF重大项目、J科委JCJQ计划、创新特区项目、科技冬奥专项、预研项目等。在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Applied Intelligence、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5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7项,其中19项已授权。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本,协助出版SPIE系列论文集49卷。
主讲《智能感知工程概论》、《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精密机械零部件常规设计》、《光电测控系统专项实验》、《光电导论与科技基础训练》、《光电仪器现代设计》、《现代光电图像处理方法》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参加学校本科教学教改重点项目2项,研究型课程建设项目1项;参加研究生教学教改重点项目3项,明星课程建设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篇。协助指导出站博士后7名,已毕业博士生5名,硕士生21名;在读博士生10名,硕士生12名,在站合作博士后2名。

研究领域和方向


1. 光电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
2. 计算成像技术;
3. 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
4. 光电仪器与检测技术。

教育背景


1996.09-2000.06,北京理工大学,学士B.S;
2002.09-2007.04,北京理工大学,博士Ph.D。

工作履历


2000.07-2002.08,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团总支书记;
2002.09-2003.08,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工委书记;
2007.04-至今,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师。

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专业知识

2015 年,联合国成员国同意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以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并确保全人类的繁荣。此人的工作有助于实现下列可持续发展目标:

  • 可持续发展目标 3 - 良好健康与福祉
  • 可持续发展目标 13 - 气候行动

指纹图谱

深入其中 Liquan Dong 为活跃的研究主题。这些主题标签来自此人的成果。它们共同形成唯一的指纹。
  • 1 相似简介

最近五年的合作关系和顶尖研究领域

最近的国家/地区级外部合作关系。点击圆点,以了解详细信息或